【媒体聚焦】汶上县检察院:“一二三四”工作法构建民事支持起诉新格局
汶上县检察院
“一二三四”工作法
构建民事支持起诉新格局
近年来,济宁市汶上县检察院紧紧围绕 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基本价值追求,坚持把民事支持起诉作为检察工作主动融入中心大局、深入推进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 的重要抓手,积极探索“一二三四”工作法,充分发挥支持起诉职能,用心用情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、能体验、得实惠的检察为民。
打造“一个模型”
针对弱势群体权益受损问题,主动引入数字检察,研发“弱势群体‘支持起诉+ 司法救助’综合保护”数字检察模型,进一步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,确保弱势群体支持起诉检察服务全覆盖。
该模型系统整合了妇联、残联、民政局、人社局、关工委等相关单位的弱势群体权益受损数据,以及法院民事立案信息,通过建立数据碰撞机制,实现快速发现案件线索,促使民事支持起诉工作由“被动等案”向“主动问案”转变。
建立“两个机制”
建立内部融合履职机制。坚持“四大检察”融合发展理念,全方位打破部门壁垒,在民事支持起诉工作中,进一步促进刑事和民事部门的协作,建立刑事、民事线索共享和案件线索双向移送机制,统筹做好线索研判、案件调度、力量调配等事项,实现优势互补、同频共振。
建立外部合作沟通机制。定期向县委及县委政法委汇报民事支持起诉工作,打造“检察+部门”联动办案模式,积极与法院、公安、人社、信访等部门沟通协调,实现信息共享、协同履职。
抓实“三个环节”
抓实优先审查环节。对民事支持起诉案件,采取分类机制,形成支持起诉案件优先受理、优先立案、优先办结的“三优”办案模式,让公平正义更好更快实现。
抓实调查核实环节。坚持有限介入原则,审慎运用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,引导当事人自行收集证据,对当事人因弱势地位不能自行收集或无法取得的证据,主动协调公安,司法等相关单位,帮助调取证据,支持当事人依法起诉。
抓实跟踪问效环节。坚持将“支持”贯穿至问题解决始终,诉前参与矛盾化解,诉中推动审理进程,诉后全程跟踪监督执行,确保支持起诉真正发挥作用、取得实效。
延伸“四个触角”
延伸支持“触角”。全力推动支持起诉工作向社区延伸,依托“检察官党代表工作室”,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支持起诉联络站,组建涵盖政法干警、律师、社区工作者、专兼职网格员等多类群体近200人的支持志愿者队伍,让群众对支持起诉工作可见可感可触。
延伸办案“触角”。在支持起诉过程中,发现当事人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,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,为推动社会治理注入检察力量。
延伸监督“触角”。办案中注重发现个案背后的深层次社会治理问题,及时提出检察建议,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,以制度建设破解共性问题。
延伸普法“触角”。打造“线上说法、线下普法”立体宣传模式,依托“汶上检察”微信公众号推送典型案例,开展送法进社区、进企业等活动,面向辖区内弱势群体广泛宣传民法典知识、支持起诉、民事检察监督工作职能,重点宣讲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对象、方式等内容,切实让广大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增强依法维权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