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成霞: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
张成霞: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
2月16日下午,“济宁十佳法治人物”颁奖典礼在市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,济宁市检察院检察官张成霞获评第三届“济宁十佳法治人物”。
张成霞,济宁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、一级检察官,自2012年来,一直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,先后被评为“济宁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”“山东省维护青少年权益先进个人”“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”。
不同于其他检察业务,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有其特殊性。多年来,张成霞积极践行“全面保护、优先保护、平等保护”“教育为主,惩罚为辅”等未成年人检察理念,用至诚的心、炙热的爱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,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。
办案 斩断伸向孩子的“黑手”
王某某强奸案是张成霞办理的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。王某某将魔爪伸向了两名8岁的女孩,并导致两人死亡。性侵,对一个孩子、一个家庭,甚至整个社会来说,都是难以承受之痛。看着摆在办公桌上的案卷,想着两个天真烂漫的孩子遭此厄运,张成霞流下了痛心的眼泪。
以“零容忍”态度,斩断伸向孩子的“黑手”。办案中,张成霞始终坚持着这样一个信念。她提前介入案件、指导侦查、固定证据。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,她加班加点审查卷宗、完善证据,短时间内将案件起诉至法院。最终,王某某被判处死刑。该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。
案件有了定论,但张成霞的工作仍在继续。“悲剧已经发生,我们无力回天。但是,我们需要反思,并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。”为此,张成霞和同事们积极行动,组织开展了系列防性侵法治教育活动。她们走进校园,讲授防性侵主题法治课,引导同学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;她们走进社区,开设“家长课堂”,提醒家长加强监护,保护好孩子。工作很辛苦,但她却甘之如饴,她说,自己多做一些、做实一点,孩子们就会少受一些伤害。
帮教 用爱照亮迷途少年前行之路
多做一些,做实一点——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,张成霞也是这样告诉自己的。
在张成霞看来,孩子失足,误入歧途,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。“针对未成年人犯罪,惩罚不是目的,开展帮教,让其回归正常轨道,实现健康成长才是最关键的。”也正因如此,张成霞认为,作为一名检察官,自己需要做的、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。
在办理未成年人李某犯罪案时,张成霞发现,亲情缺失是导致孩子误入歧途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因此,在对李某进行教育的同时,张成霞对李某的父亲进行家庭教育指导,努力拉近双方“心与心”的距离,尽力修复受损的亲情。
在办案的同时,张成霞把大量精力放在了对迷途少年的帮教上。针对个案情况,她会制定不同的帮教方案。从行为矫正到法治教育,从心理疏导到家庭教育指导……一项项措施、一条条办法,她把对孩子们浓浓的爱写在了文字里。她说,这些关爱是迷途少年黑暗人生中的光和亮,最终,会照亮他们前行的路。
教育 将法治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田
从事未检工作后,张成霞办理了很多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。每当办理这类案件时,她都很痛心,总是不停地问自己,作为一名检察官,自己能多做点什么,可以让孩子们不坠入犯罪的深渊,不做犯罪的受害者。
在日常办案中,张成霞意识到只有将法治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田,才能让他们远离违法犯罪和不法伤害。为此,她牵头组织开展了“法治进校园”活动,通过法治讲堂、组织模拟法庭比赛、制作法治教育微视频等形式,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。自2018年以来,全市检察机关累计开展法治教育650余场,受众达70万人次。
张成霞本人更是身体力行,担任两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。办案之余,她经常走进学校开展法治教育。她会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,精心准备课件。有时候,一个课件,她要反反复复修改很多次,就为了能让孩子们能听进去、记得住。
“传统的说教方式不仅难以达到普法教育的效果,也往往让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。只有寓教于乐,把枯燥的法条讲成故事,才能让孩子们有兴趣学、更愿意学。”为了提高普法教育的有效性,张成霞创新法治课教育模式,注重通过互动式、体验式的方式开展授课。她讲授的《远离校园欺凌一起向未来》《做自己的守护天使》《小小动画片中的法律大道理》等法治课深受同学们喜爱。
疫情期间,线下法治教育受到一定影响,为保证普法教育“持续在线”,张成霞积极组织开展“线上普法”活动,通过网上“检察开放日”、网络直播授课等形式,为孩子们送上“法治大礼包”。
办案之余,她还组织编写了普法教育读本——《青少年自我保护手册》,选取检察机关办理的典型案例,以案释法,教育引导孩子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远离不法伤害。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张成霞立足自己挚爱的未检事业,躬身实干、默默奉献,用爱呵护着孩子,守护着祖国的未来。张成霞说,在未成年人成长的道路上,自己愿一路相随,为他们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。